在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的90余名师生在珠海市开启以“启航科技梦想,共探知识海洋”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为帮助学生提高海洋意识,激发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责任感,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相关专家受邀参与到研学活动中来,带领学生深入探索海洋科技的奥秘,聆听海洋生物的声音,体验潮间带观察、采集微塑料的过程。
无人船艇智慧与力量
6月6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公司。在无人船艇的智造车间,同学们深入到无人船艇的研发现场,亲眼见证了科技如何赋予无人船艇智慧与力量。在云洲智能报告厅,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副主任董超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解了无人船艇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让同学们对海洋科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报告结束后,董超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倾听鲸豚的声音
6月6日下午,在长隆鲸豚小课堂中,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陈焱琨博士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鲸豚在海洋中如何沟通、噪声对海洋生物有怎样的影响。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回答问题,答对问题的同学还得到了陈博士精心准备的小奖品“星球种子”。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讲座最后,陈博士也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在以后参与到海洋调查研究的队伍中来。
走进唐家湾海滩潮间带
6月7日,珠海大雨倾盆。在大雨短暂停歇的时段,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倪志鑫博士、王符菁工程师在唐家湾海滩潮间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潮间带观察课。王符菁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阅读潮汐表,潮间带生物观察的流程,分享了野外采集工作的经验。倪志鑫博士则实地讲解了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讲解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演示如何在海滩上布设采样站位,利用采样工具采集海滩微塑料等。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争相实践,用行动展示了自己对海洋生态保护的理解,提高了自身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
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孕育了无数生命,维系着地球生态平衡。然而,海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从微塑料污染到气候变化,每一个问题都不容忽视。“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和实践,培养出一批批对海洋科学充满热情的年轻一代。他们将是我们保护海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力量。”陈焱琨博士讲道。
撰稿:金希
图片:海洋世界杂志